你在这里

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剪纸艺术展

ENGLISH

         2014年1月23日,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剪纸艺术展,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事馆王新平总领事、里贾纳大学Vianne Timmons校长应邀为开幕式剪彩。为烘托新年春节庆祝活动,本次中国剪纸艺术展将延续到中国春节,届时将有里贾纳大学的师生员工和里贾纳市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观。

         一年一度的春节,是全世界华人喜庆的日子。剪纸、贴窗花在中国民间、特别是在北方具有悠久的历史。北方农村民风淳朴,黄土窑洞与灰色院落景观较为肃穆,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,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、墙上、门上、灯笼上点缀节日的气氛。特别是窗花,利用逆光产生特殊美感,冬日映着窗外雪光常给人以一种温馨的暖意。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,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。农村文化的局限,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,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、人丁兴旺、健康长寿、万事如意,这种朴素的愿望,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 花鸟、人物、十二生肖、民间传说和戏曲为剪纸的丰富题材。捕鱼、牧童、幸福吉祥是永恒的话题。剪纸造型,来源于原始的民间审美观念。作为原始艺术载体,剪纸在夸张变形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。因为眼睛最能传神,多数作品对人和动物的眼睛进行了夸张的处理。祈求生命的观念为民间剪纸赋予了旺盛的生命活力。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,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和希望,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。通过剪纸,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慰藉自己的心灵,弘扬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,以期鼓舞人们为建立理想的世界而奋斗的勇气。剪纸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经过世代积累创造的文化,其特有的乡土气息,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,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特色和民族精神。